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映像湖南 » 湖南名人 » 文化名人 » 譚盾
譚盾
2011-12-22 13:12:29 www.hunan.gov.cn 點擊數:

譚盾

湖南省長沙市人,1957年8月18日出生於湖南。在長沙市讀完小學、中學,當過工人。1976年入湖南省京劇團當京劇演員。1977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作曲係。老師稱他是學習古典音樂作品最用功的學生。1983年畢業後考取作曲研究生。1985年獲作曲碩士學位。80年代中期,以他為代表的一批音樂新秀,頻繁舉辦交響音樂會,造成中國交響樂壇的黃金時代。1986年後,留學美國,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藝術學院音樂藝術博士學位,僑居美國。現為美國著名的華人現代音樂家。

他不斷地作曲、指揮、講學,擔任許多大型國際音樂節的評委,並為世紀之交創作了幾部新作品。他的音樂創作,深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特別是楚文化、湖湘文化的影響,並吸收了西方現代音樂文化的營養。由於熔鑄了中西文化,故產生了獨特的創作靈感和作曲風格。他以現代音樂技巧和現代藝術觀念與其中華文化之根結合進行音樂創作,取得了豐碩成果,在世界樂壇享有聲譽。從《風•雅•頌》獲獎開始,他的音樂作品屢屢在海外獲獎,如美國巴托克作曲比賽首獎、美國作曲協會特別獎、1993年日本桑托裏約委創作大獎,因而得到國際性的好評。他的歌劇《牡丹亭》在音樂之都奧地利維也納演出了50多場,在倫敦、巴黎頗受歡迎。他的作品被一些大交響樂團演奏、唱片公司錄製、電視媒體推介,擁有越來越多的觀眾和聽眾。

他的許多作品,如《鬼戲》,充分體現了中國地城文化的特征和精髓。他童年時期在湖南深受鄉村原始音樂的影響,特別是巫文化和儺文化的詭異和神秘,佛教、道教滲透到民間和民眾之中的俗文化的無處不在,深深地打動著其少年的心靈。因此,他在賀綠汀院長的直接關心下,立誌由業餘愛好走上專業學習道路。報考音樂學院時,主考老師叫拉一段小提琴名曲,他卻自作主張拉了一段自己根據湖南花鼓戲改編的曲子。老師慧眼識英才,他得以順利進入音樂學府深造。旅美的歲月裏,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根之所在,始終留住湖湘文化的根,執著地運用中華文化給予他的豐厚營養,與現代音樂藝術融會貫通,從而創作出具有獨特的個性和過人的深度的音樂作品。他以寬闊的藝術想象力,在運用前衛技法的同時,讓人聽到人類靈魂的聲音。他常說:“人對傳統的尊重,實際上是人對自已人格的尊重。無論我們所處的環境如何改變,都不能把自己的根丟了。”因此,他被譽為用方言創作的音樂家。

他的形象一般,也不會給人以鋒芒畢露的印象。以他的形象和談吐,很容易消失在中國的大街小巷裏。但是,觸及到音樂,他馬上從雙眼中閃現出特有的光芒,給人以與眾不同的感覺。1995年1月,他在闊別多年之後回到中國,在北京、上海舉行音樂會,以新鮮、獨特的音響震撼了觀眾的心。音樂會的曲目大多是他近年的作品,如《樂隊道場》係列、《道極》、《死與火》。嗅覺靈敏的記者們斷言,他的音樂也許是預示著中國冷寂多年的嚴肅音樂複蘇的征兆。1996年,他又拿出了新作《南京大屠殺》,製成激光唱片發行海內外,表達中國音樂家對日本侵略中國那段悲劇曆史的藝術反思。1997年,他完成香港回歸祖國題材的大型交響樂《天•地•人》,轟動樂壇。對他的音樂,不僅具有中華文化背景的人群能夠接受,而且西方文化教育下的人們也可以心領神會。知名大師約翰•凱凱奇寫道:“在歐洲或西方音樂中很少聽到音樂作為一種自然之聲的存在。因此,在我們的音樂中隻能聽到人類在與自己對話。明顯存在於譚盾音樂中的,卻是那些我們置身於其中而又久所未聞的自然之聲。在東西方將連成一體,成為我們共同的家園的今天,譚盾的音樂正是我們所必須的。”

也許正因為他的這種音樂藝術特色,1999年他被任命為美國“探戈塢”國際現代音樂節的藝術總監。英國巴比肯藝術中心也請他為2000年英國倫敦藝術節創作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音樂。1999年4月他回到湖南長沙和湘西山區,從最熟悉的文化氛圍和家鄉生活中尋找創作素材和音樂靈感,再次聆聽這塊古風的土地上不息的天籟之聲。他試圖將湘西民族生活片斷以古儺文化傳統表演形式搬上英國倫敦藝術節的開幕式,向西方公眾介紹中國的神秘文化底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50周年、長沙和平解放50周年、澳門回歸祖國的時候,回到祖國排演他的音樂舞台交響樂係列音樂會,在國內演出現代音樂作品《紅色天氣預報》和《門》,獻上他的遊子之情和音樂之聲。

美國《紐約時報》稱他為“當今國際樂壇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1998年獲國際格萊美獎。現任英國倫敦巴比肯藝術節藝術總監。2000年湖南電視界拍攝了電視文化紀錄片《根籟——譚盾與家鄉的對話》。在慶祝澳門回歸一周年文藝晚會上,他編曲的舞曲《周朝六舞圖》,深受海內外觀眾的歡迎。

上一篇:沈從文 下一篇:楊樹達

北京湖南大廈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預訂客服:010-85079999轉1598